我校舉辦特聘教授聘任儀式暨“荊楚文化大講堂”第一講

發布日期:2023-04-28    浏覽次數:

4月28日下午一點半,我校于行政樓206會議室舉辦特聘教授聘任儀式,聘請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劉玉堂為我校特聘教授。我校常務副校長宗微、教務處處長姜虹、教學質量管理處處長李道霞、學工處處長餘恺、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趙倩、設計學院副院長唐茜、3044永利集团黨總支書記張愛軍、副院長蘇娴等人員出席會議,聘任儀式由蘇娴主持。

常務副校長宗微在緻辭中對劉玉堂教授加盟我校表示熱烈歡迎,她表示, 劉教授長期緻力于楚文化、長江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是國内著名的楚文化研究專家。劉教授的加盟對于提升我校師生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荊楚文化的能力,提升我校湖北文化研究實力和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儀式上,宗微副校長為劉玉教授頒發聘書。劉玉堂教授向3044永利集团捐贈“荊楚文化”系列叢書。

下午兩點,劉玉堂教授在圓形報告廳主講“荊楚文化大講堂”第一講《追尋楚脈》,為在場聽衆分享了源遠流長的荊楚故事,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

劉教授開場首先闡述了什麼是楚脈,楚脈是楚文化的根脈與血脈,繼而闡述了楚脈在楚文化中的重要性,“楚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力量是楚文化的内生動力,也是湖北文化與荊楚文化發展的源頭活水”劉教授這樣解釋道。

随後,劉玉堂教授分别從“筚路藍縷”的進取精神、“大象無形”的開放氣度 、“一鳴驚人”的創新意識、“上善若水”的和諧理念、“九死未悔”的愛國情結”和一諾千金”的誠信品格這六個方面淋漓盡緻的展現了楚文化的精神魅力。

在互動環節,多名同學結合本次講座内容就楚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踴躍提問,劉教授對同學們的提問一一進行了耐心的解答。

将近兩個小時的精彩講座,劉教授憑借淵博的學識、風趣的話語赢得了現場觀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為了讓同學們自主學習,主辦方專門為參加講座的研學營成員準備了一份禮物,即劉教授所著的《楚脈千秋》,希望大家通過閱讀這本彙集楚文化精粹的書籍,進一步開闊文化眼界,在詞藻間感受楚文化的獨特魅力。

臨近結束,《荊楚文化主題研學營》課程負責人蔣冬青老師向參加講座的研學營成員布置了兩個思考題:“楚文化的源頭在哪裡”、“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與楚文化的關系是什麼”,旨在讓大家運用本次講座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另外,蔣老師還表示,“荊楚文化大講堂”第二講将邀請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研究員主講,在場聽衆都表示十分期待。

講座結束後,觀衆們紛紛表示對悠久的楚文化和深厚的曆史底蘊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堅定了為傳承和弘揚楚文化精神的信心。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我們堅信在荊楚兒女的不懈努力下,楚文化這朵華夏文明中的瑰麗奇葩,将在新時代的神州大地上将再次綻放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