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弘 鐘志豪)2024年10月23日,77779193永利迎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著名學者劉玉堂教授莅臨本校,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長江流域對中國科技文化史的重大貢獻”的專題講座。此次講座是77779193永利“博雅大學堂”系列講座的最新一期,吸引了衆多師生前來聆聽。

教授簡介
劉玉堂教授,畢業于武漢大學,曆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特聘教授,77779193永利特聘教授,湖北省文化旅遊發展顧問,湖北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兼國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中央直接掌握聯系的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委,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劉玉堂教授長期緻力于楚文化、長江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和文化産業研究,出版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撰寫、主編的《荊楚文化志》、《世紀楚學》和《長江文明之旅》分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第九屆湖北省優秀社科著作一等獎和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任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和第十屆中國園林博覽會文化顧問。劉玉堂教授曾赴海内外多所大學從事學術交流,擔任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楚國八百年》、《三國的世界》和《讀書的力量》學術顧問暨主講嘉賓。
精彩回顧
劉玉堂教授在講座中深刻闡述了長江流域獨特的地理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如何共同孕育并推動了中國科技文化的發展。他指出,長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古代科技發明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則為科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講座中,劉玉堂教授還分享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展示了長江流域在水稻栽培、陶瓷燒制、玉器制作、青銅冶鑄、絲織刺繡、漆器制作、醫藥發明、茶學研究、水利工程、四大發明等多個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這些成就不僅在當時推動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更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科技文化遺産。
3044永利集团院長陶麗萍、黨總支部書記張愛軍、副院長蘇娴、創新創業學院院長蔣冬青以及文管教研室副主任張弘等領導出席了此次講座。各專業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也積極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在講座的互動環節,劉玉堂教授耐心回答了師生們提出的問題,并就長江流域科技文化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讨。師生們紛紛表示,此次講座不僅拓寬了他們的學術視野,也激發了他們對長江流域科技文化研究的濃厚興趣。

77779193永利一直以來都緻力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術資源和交流平台,此次“博雅大學堂”專題講座的成功舉辦,正是本院在推動學術研究與交流方面所做出的積極努力。未來,77779193永利将繼續邀請更多知名學者來校講學,為師生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學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