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時間為每年的3月15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消費者權益在世界範圍内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範圍内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學校作為培養未來社會人才的重要基地,借此機會開展相關活動,讓學生們了解消費者權益,提高他們的維權意識和能力。
為了讓學生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維權意識,參與者在展架上簽名進行打卡。
2
“315”知識問答
通過掃碼進行知識問答,讓參與者進一步加深對“315”消費維權活動的認識,自覺抵制假冒僞劣産品,提高防假、維權意識。
3
“315”小貼士
參與者在便簽上寫下自己的維權經曆并将其貼在展闆上,幫助大學生掌握消費維權知識,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4
我與“315”聯名
參與者參與問卷答題,根據問卷正确率即可領取小禮品。
消費者權益日的活動雖然短暫,但其影響深遠。它不僅是消費者自我保護的起點,更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們相信,通過持續的宣傳和教育,消費者們的權益意識将會不斷提高,企業的誠信經營也将得到更好的推動。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将繼續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消費者權益,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也期待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公平、 透明、誠信的消費環境,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安全、放心的消費體驗。
權益部部長王世勳對本次活動的舉辦做出了最後的總結:“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歡快,吸引了衆多學生參與,使同學們在活動中了解到了更多的消費知識、對自身消費權益的維護有了更多的體會,達到了活動舉辦的最大初衷。”